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如何科学预防近视
如何科学预防近视“近年来近视患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的研究表明,近视发展有两个高峰时段,一个是7—8岁,一个是13—14岁。”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告诉记者。
一般而言,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基础疾病等都会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近视的发展和近距离用眼时间久、户外运动少有很大关系。科学预防近视,要从良好的用眼习惯、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上做文章。
保证户外活动。李莉表示,有研究表明,增加每天日间户外活动时间,能够延缓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出现。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眼部多巴胺的含量,增加脉络膜厚度,抑制眼轴增长,控制近视的发展。因此最好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建议青少年每天坚持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前的儿童,可以增加到三四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减少近距离用眼和电子产品使用。3岁以下儿童建议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3—6岁儿童如需使用电子产品,要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
远眺是常见的缓解眼疲劳方法,双眼可以望向窗外的绿色植物、望向尽量远的地方。每次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让眼睛远视6米外不少于20秒。此外,眼保健操、干净的毛巾热敷等方式,也可以帮助缓解眼部干涩疲劳的症状。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还要培养个人卫生意识和习惯,在学校、家庭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保证充足睡眠和饮食均衡,每天睡眠不少于10个小时,可以多食用胡萝卜、蓝莓等有益于眼健康的蔬菜水果。
李莉建议,儿童青少年每间隔6个月左右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在不同阶段,儿童眼健康筛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0—6岁是近视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做眼健康筛查的时候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有远视储备以及远视储备量是否足够。一般在3岁时,如果有175度到200度的远视储备属于正常。如果在6岁时有125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8岁有75度到100度的远视储备,可以延缓孩子出现近视甚至不出现近视,降低近视发生率。
“眼部健康检查对儿童青少年十分重要。”李莉说,如歪头、眯眼、斜眼看东西等异常表现,可能会伴有弱视、斜视等视力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眼底病变,这些都需要尽早通过眼部筛查发现,以减少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的发生。
专家指出,一旦孩子近视,一方面要根据医生和验光师的建议,为孩子及时配戴眼镜,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用眼,延缓近视发展。每3—6个月复查视力、眼轴和屈光情况,动态了解孩子的近视进展情况,及时给予干预控制措施。(杨彦帆)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总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乐鱼app,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进一步扩大合作。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